减肥肚子饿吃啥 中医对肥胖认识

Post date:2022-06-13 09:12:21 小马 33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987减肥网提示:减肥肚子饿吃啥?中医对于肥胖的认识早有记载,发生原因多与“湿、痰、虚”有关。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:1. 腹型肥胖:因肝气过剩引起...

中医对于肥胖的认识早有记载,发生原因多与“湿、痰、虚”有关。

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:

1. 腹型肥胖:因肝气过剩引起,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。

2. 虚胖: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,多伴有月经不调、手脚冰凉等症状。

3. 脂肪型肥胖:因血气过盛引起,容易引发心脏病。

4. 病态肥胖:因血气不足,脾脏阳气太盛引起,产后肥胖、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。

5. 气胖:因三焦经异常引起,属精神压力型肥胖。

对于这些类型的肥胖,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,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。

而中医则能够由内而外的调整人体,从调节内分泌入手、对肝、脾、肾、心脏、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,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,达到减肥的目的。

同时,中药无副作用,还能起到滋补和保健的作用。

提起减肥,人们想到的大都是节食、运动,但这些方法往往很难坚持,有时也未必见效。

中医将一般肥胖简单分为四型,每种肥胖有各自不同的减重方式。

胃热痰瘀型-容易成功且复胖率不高

特点:肌肉结实、容易口渴、食量大、爱吃冰。

减重叮咛:少吃几口。

可多补充青菜、瓜果等含凉性食物。

针对千人的肥胖研究显示,36%-38%的肥胖者属于该型,且以男性居多。

这类型最容易减,有些人半年可减10公斤,且复胖率不高。

此外,也可借助耳针或针灸神门穴,使胃蠕动减弱和抑制胃酸分泌,延长胃排空时间,促进机体脂肪代谢,消耗积存的脂肪,达到减肥目的。近年来,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肥胖病治疗中大显身手,中西医结合在肥胖病防治的研究方面也有很大进展。

与西医比较,可用于减肥的中草药种类名目繁多、应用的主要目的与西医相同,即为抑制食欲,促进能量消耗和排泄。

但其调理全身、补气益中的作用对调整肥胖者体内的整体代谢较西医更具特色,加上中药作用多较缓和,副作用少,深受广大病人的青睐。

除中草药外,传统的针灸疗法及耳针埋豆也颇有成效,既经济又方便。

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。

首先,服中药或用针灸治疗必须在进低热量饮食时方有效,这是不可忽视的;相比较,中药的费用要高得多,制作过程也较复杂,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
现代中医已配制出多种减肥成药,因缺乏“因人而异”,有效率多<50%。

点赞(0)

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